青岛将文明创建融入国际城市战略 气质更上层楼

2018-07-08 07:58: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徐杰

  

  “最美趴哥”、暖男刘显昊以及岛城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青岛的文明气质和内涵。(资料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服务保障上合峰会期间,青岛向全世界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和内涵。

  半岛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座“老牌”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青岛好人不断涌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道德支撑;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也成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引擎。如今,文明已融入青岛国际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已探索出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内涵,在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的同时,让全民共享“金字招牌”。

  好人不断涌现

  丰沃文明土壤

  青岛的这个夏天,感动一直不停。6月,4岁半女孩小九月突发疾病去世,她捐献出自己的器官,让5个家庭迎来重生的希望,小九月的故事感动了青岛人,感动了全国数千万网友。崂山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王鲁青说,小九月精神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镜子,成为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城市的大爱。

  同样在6月,岛城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座椅因车窗潲雨而积水,小学生刘显昊上车后掏出纸巾擦拭了座位,让其他乘客乘坐。他用一份自然流露的天真善良,擦干了公交车上被雨水溅湿的座椅,也擦亮了一座城市的文明。这些爱心举动,一次次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增添靓丽和芬芳,让青岛的好人“土壤”更加丰沃。

  其实不只这个夏天,青岛街头巷尾的感动时刻都在发生。今年4月,一位老人在即墨区人民医院候诊时,突然心跳呼吸骤停倒在地上。刚刚下夜班的急诊科80后医生高帅趴到地上为老人实施急救,被网友们称赞为“最美趴哥”。去年11月,即墨区城西小学崔金华老师发现班里一名学生未按时到校,在电话联系不上家长的情况下找到学生住处,翻墙救出了煤烟中毒的一家三口……

  在900多万青岛市民当中,蕴含着深厚的道德基因和文明情怀,由此涌现出许振超、宁允展、微尘、蓝天救援队、支教岛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道德模范,他们正是好人“土壤”开出的“花朵”。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道德支撑。自2003年至今,已推出1400多名市级及以上各类道德典型,各区市树立道德典型1600余名。这些道德典型有工人、农民、学生、医生、教师、军人、警察和社区居民,都是群众中的“平凡英雄”。而青岛好人文化促进会的成立,更把道德模范组织起来,抱团做好事、传播正能量,放大榜样力量,提升示范效应。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怀道德模范,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制定了一些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政策,帮助模范解决实际困难,形成礼敬模范、关爱模范的良好社会风气。

  志愿服务制度化

  成为文明新引擎

  青岛街头巷尾的感人事迹,还因无处不在的志愿者而不断涌现。上合峰会期间,每天清晨,青科大机电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董佳乐都会早早起床,到学校周边的路口上岗。董佳乐是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峰会期间,他和350多名同学一起在崂山区的各个主要路口、公交站点进行文明引导。“每天都要走约3万步,辛苦并快乐着。能做让自己骄傲的事情,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董佳乐笑着说,成为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后,他和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一方面提升了工作能力、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感动。

  在岛城街头,像董佳乐一样的志愿者随处可见。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中心主任许启大表示,上合峰会期间,青岛的志愿服务成为群众乐于参与、社会广泛赞誉、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亮点,“22000多名志愿者以热情周到、专业细致的服务,为城市运行和会议保障做出重大贡献,为峰会营造崇德尚礼、喜迎宾朋的浓厚氛围,向世界展示了青岛志愿者的优雅风采和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成就。”许启大说,“志愿之城 大爱青岛”品牌建设名扬全国。

  近年来,青岛市在志愿服务创新、制度化、常态化方面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先后出台《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截至目前,青岛市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145万,占全市总人口约15%。成为志愿者、为城市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许多青岛市民的时尚选择,文明之风渗透城市的骨子里。

  此外,青岛市不断探索创新宣传形式,组织策划了“您懂得,别忘了”“文明乘车 从我做起”等一系列亲民利民的文明创建活动。如今,“您懂得,别忘了”文明提示语已拓展到文明旅游、文明交通、车窗抛物、环境卫生、文明餐桌、诚信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场所,充分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了提升市民综合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引擎。

  文明全民共享

  城市品质升级

  上合峰会的成功举办,同样为青岛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一座“老牌”的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能让这个“金字招牌”全民共享,青岛市紧紧抓住“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这一初衷,从多方面探索出了为民服务的新内涵。其中之一便是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国际城市战略有机融合,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据了解青岛市印发了《青岛市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青岛市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17年)》等文件,把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融入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培植丰厚人文底蕴;将大数据应用和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各领域各环节。青岛政务网开通的“市长信箱”,成为全国最早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民沟通的桥梁;青岛市政民互动指数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也一直位居前列;12319服务热线作为城市管理政民连心线,成立17年来,累计接听处置市民需求1600多万件,处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超99%;数据青岛——青岛市综合数据信息平台成为全省首个综合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安全感同样是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青岛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建成“一线一网一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城市管理效率大幅提高。自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以来,全市共发现城市管理问题550多万件,结案530多万件,处置结案率达97%。同时,建立了环卫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全覆盖、无缝隙”保洁,坚持全域统筹、全面覆盖、全民参与,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守住红线!山东各市今年将迎耕地保护“期中考”

    timg.jpg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考核办法规定,对各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考核,在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等相关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实行年度自查、...[详细]

    07-06 08-07齐鲁晚报
  • 山东省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每年最低710元

    QQ截图20180706083509.png

    山东省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标准确定为每生每年710元,自2018年起正式执行。近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拨款标准、适用范围、经费开支范围、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建立全省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详细]

    07-06 08-07大众日报
  • 济南成中国量子产品产业高地!未来将形成千亿级规模

    QQ截图20180706083646.png

    说起量子通信,很多人都知道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记者在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看到了很多高科技产品,比如单光子探测器、量子密钥管理机、量子网关、光量子交换机等,个个都是“高大上”。[详细]

    07-06 08-07济南日报
  • 青岛:城乡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确定“未来蓝图”

    QQ截图20180706083109.png

    7月5日,市城乡建设委正式发布《加快推进全市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标志着青岛在城乡建设领域如何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最终确定“未来蓝图”。快速路网达到110公里以上,停车一体化平台覆盖全市域,每年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2公里以上,全市35%以上建成区达到海...[详细]

    07-07 07-07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智能营业厅上线 青岛试点供电业务“刷脸”办理

    该营业厅引入的“刷脸办电”系统,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客户数字助理以及集“刷脸办电”和业务办理功能于一体的虚拟柜员机。据悉,“刷脸办电”目前在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中心营业厅进行试点,后续将逐渐铺开。[详细]

    07-08 07-07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时速100公里/小时 青岛造“无人”地铁驶入新加坡

    这批无人驾驶地铁列车将用于新加坡汤申-东海岸线(Thomson-East Coast Line),车辆的唤醒、出库、发车、停站、开关门、回库、洗车等全过程均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据悉,新加坡无人驾驶地铁车辆项目共计91列364辆,于2014年5月28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详细]

    07-08 07-07青报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