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

购物卡实名制形同虚设 匿名办卡有钱随便买

2011-07-11 15:03:00    作者:孙淼   来源:水母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购物卡 实名制 烟台大学 进口 出口
[提要] 昨日上午,记者到市区多家商场超市暗访发现,市民仍旧  可以轻易购买千元以上的购物卡而不需要留下姓名,购物卡的销售量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烟台另外一家大型超市一名负责人表示,他们总公司正在拟定购物卡实名制的方案,但是超市的购物卡何时实名制还是未知数。

  水母网7月11日讯(YMG记者 孙淼)距5月25日《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出台已一个半月,面值千元以上的“大额”购物卡是否实行实名制?昨日上午,记者到市区多家商场超市暗访发现,市民仍旧

  可以轻易购买千元以上的购物卡而不需要留下姓名,购物卡的销售量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调查:办卡不需要提供身份证或姓名

  10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一家大型商场办卡中心采访。因为是周末,刚开门就有市民来到办卡中心购买购物卡。1000元、5000元、2万元……前来购卡的市民小声地告诉工作人员自己购卡的金额。交钱、开单、给购物卡上磁……每张价值几百元至几万元的购物卡一般只需要三四分钟就完成了,办卡手续简单便捷。记者在现场自始至终没有看到工作人员要求市民出示身份证或要求留下真实姓名。

  “你们这里办卡还需要提供身份证吗?”记者问。“不需要身份证,只要拿着钱来就行了。”前台工作人员称,“办卡没有金额限制。”当记者询问国家要求购物卡实名制时,商场工作人员称他们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仍旧按照原方式办卡。

  记者又来到南大街一处大型超市。在超市内的各个醒目位置,“购物卡,送礼佳品!”“购物卡,方便又快捷!”……各种促销购物卡标语随处可见。“据我所知,港城各大超市都没有实行购物卡实名制,我们家也是如此。”这家超市工作人员说,“每天前来办卡的人很多,如果真的实名会对销售量产生一定影响。”

  烟台另外一家大型超市一名负责人表示,他们总公司正在拟定购物卡实名制的方案,但是超市的购物卡何时实名制还是未知数。

  现状:购物卡销售量一如从前

  “我们并没有实行购物卡实名制,购物卡的销售量和平时变化不大。”一家商场工作人员称,“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购物卡较常见。我们商场有十多种面额的购物卡,其中销售量最好的就是面额在1000元、2000元的购物卡。”她告诉记者,若真的实行实名制,面额在1000元以下的购物卡将会逐渐畅销,像面额为500元、800元的购物卡将会顶替1000元、2000元的购物卡。“市民原本打算购买1000元的购物卡,今后可能会换成两张500元的。”

  烟台一家大超市负责人认为,购物卡一直是商超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家不会轻言放下这块大蛋糕。今后,商超将把注意力转移到开发小面额的购物卡上,放弃大面额的购物卡。

  专家:“实名制”缺乏监管细则

  购物卡实名制出炉一个多月,港城各大商超迟迟没有接招。多数市民认为,购物卡实名制不应该扎住“进口”,还应该扎住“出口”。

  购物卡的普及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家住永兴花园小区的刘先生说,购物卡省去现金支付、找零等麻烦。实名制以后,可以为挂失、补办等提供保证。

  另一些市民则认为,对于购物卡实名制不但卡住“进口”,还要严把“出口”。民生小区的于女士认为,购物卡在进行交易过程中,只有出示身份证件才可以使用,可以有效监督购物卡的使用者。

  烟台大学金融学专家施嘉岳认为,目前,购物卡实名制之所以在港城实施不起来,主要因为存在盲区。比如购物卡实名制由哪个部门监管没有明确;购买或使用大面额购物卡将会收到何种惩罚也没有提及,这些细则能否出台将决定购物卡实名制是否继续“走”下去。

  相关链接

  北京:大额购物卡销量降两成

  记者采访获悉,有的商场自6月份以来购物卡销量下跌了近两成;有的商场放弃大面额购物卡,以更多500元卡取代;还有的商场6月份以来5000元面值的购物卡一张都没卖出去。同样,千元以上的大额购物卡在黄牛眼里也成了“不愿接的活”。

  深圳:999元、4999元卡出炉

  999元、4999元,在深圳部分商场,购物卡上开始出现这样的数字。千元以上的卡要登记信息,记名卡限额为5000元,因此1000元、5000元成为不记名、记名购物卡面值的“两道坎”。于是有些商家特制了面值999元卡、4999元购物卡应对,并冠以“三九贵宾卡”、“999祝福卡”等名称。对于部分公司的采购,工作人员表示影响不大,“以前面值1万元的卡,现在可以分成2次,多送两张就可以了”。

  何谓购物卡实名制

  实行购物卡实名制,一次性购不记名卡超1万元须登记

  一次性购卡单位超5000元、个人超5万元须经银行转账

  不记名卡面值不得超过1000元,记名卡不超过5000元

王云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