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祥:动漫先锋与潍坊风筝的不解之缘
2012年9月8日,由潍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齐鲁行·风筝情 薛云祥水墨画展”在潍坊市博物馆开展,画展共展出了薛云祥先生近期国画作品81幅。
《紫气又引吉鸢升》2007年
与风筝之都的不解之缘
从开始关注风筝这一题材之后,薛云祥先生先后数次来到潍坊,去杨家埠观赏风筝。
看到潍坊的风筝之后,薛云祥先生受到了更大的触动。在他的眼中,潍坊的风筝蕴含了丰富的传统元素和民间艺术感,而且色彩非常艳丽和鲜活。但薛云祥之前主攻的是水墨,如何将黑白的水墨画与色彩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他为此曾迷茫了一段时间,因为在此之前用水墨的方式去画飞舞的风筝的画家很少,可提供借鉴的图式就更寥寥无几。为此,薛云祥先生去敦煌等地研究考察,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再次给了他莫大的启发。
中国传统壁画运用了大量的色块来衬托人物,薛云祥先生将风筝的色彩融入水墨画的想法奠定了基础,在这以后,风筝与人成为薛云祥画作中重要的元素。
与此同时,薛云祥先生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线条样式。他说:“放风筝是一项运动,风筝飘在天空也是极具动感的,这就要求我在绘画时注意要对人物、对风筝、对云朵的动感描述。实际上,以静态的线条表达动态的内容,早在千年以前的中国就出现了,如唐朝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薛云祥先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传统中的“骨法用笔”,同时结合中西方用线表达形体的绘画理念,完善自己的创作想法。
薛云祥先生感叹道:“我与潍坊因风筝结缘,每次画风筝,我都有种内心的喜悦,每次来潍坊,也都有种亲切的感觉。”薛云祥先生说,与风筝的结缘,使他对生命有了更高的理解与追求,丰富了他创作的灵感。“人人都愿意追求美好事物,当你看到鲜艳的风筝飞舞在蓝天中,人的内心仿佛会憧憬着无限的美好,这也是我想表达的,让每一个人看到我的画都能得到美的享受,这就是我创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