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环境的新期待,实现城市品质、竞争力和宜居水平显著提升,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自2017年7月起,青岛市广泛开展“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打造“洁序净美”的城市市容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环境更美】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苍栢翠绿,怪石嶙峋,人造的小瀑布正在潺潺流水……这是在青岛市瑞昌路与嘉善路路口的一处小景观,在青岛市北区这样的绿地节点还有60余处。近年来,市北区已经逐步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目标,改善了辖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市北区的居民们会发现,每天走过的道路也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2017年市北区对山东路、劲松三路等80余条道路进行绿篱建设,将两侧绿化带二合一调整至道路中间,打造精品道路绿篱。通过植物造型及色彩的变化,营造出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的中心板带,同时增加开花植物的品种和数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街头形成一道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的靓丽风景线 。
今年来,青岛市全面升级城市绿化档次。实施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山头、裸露土地、单位小区、河道等的绿化和街头绿化景观营造,推进立体绿化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以“整理、增彩、增量、提靓”为基准,实施作业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加快建设街头公园、“口袋”公园,丰富季相变化树种,建设城市林荫路,打造精品绿雕景观和植物造型,扩展绿量,提高档次,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同时青岛市开展全面治理违法建设及居民楼院环境行动。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依法分类处置存量违法建设,同步实施拆后绿化、硬化和美化工作。实施居民楼院整治,治理规范居民楼院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圈占毁绿、私拉乱接等行为,优化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市民居住环境。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作为旅游城市,公共卫生间的服务水平是岛城文明的缩影。如今走进青岛市各大旅游景点、区市公园及地铁等公交站点周边的公共厕所,第一个印象便是干净整洁,梳妆镜、挂钩、置物架和无障碍卫生间等便民设施更是一应俱全,更是出现了为市民所津津乐道的最美公厕,为周围美景再添一分人文温暖。
在青岛胶东三官庙村,随着厕所革命的不断推进,老式旱厕一去不复返,村民们“捏着鼻子进厕所,憋着气出厕所”的现象早已不见。改厕之后,不仅厕所环境相比之前干净整洁许多,夏季时村里的苍蝇蚊虫也少了许多。这些可喜的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胶州市更是被表彰为全省首批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市,成为“全省首批、青岛唯一”的农村改厕全覆盖市。
小厕所反映大文明,截至2017年11月底,青岛市共完成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交通集散点、城市旅游街区、旅游购物商场、加油站等六大类公共厕所新建改建831座,其中完成新建449座、改建364座,超额完成山东省下达的3年厕所革命任务18.2%,并连续3次荣获全国先进,其中2017年青岛市政府被授予全国厕所革命综合推进先进单位。青岛市以标准化的管理、“以商养厕”等创新建管模式为全国各地区的“厕所革命”工作树立了典范。
今年,青岛市将进一步落实公厕建设标准,推进公厕新建和升级改造,改进公厕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公厕数量充足、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精细。
【行为更美】车辆礼让斑马线,交通环境更和谐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起,行人快速通过路口,转弯驶来的车辆则逐渐减慢车速,最终停在斑马线前等待行人通过,这是青岛市香港西路与延安三路路口每天交通早高峰时的风景,也是青岛市近年来深入推广车辆礼让斑马线成效的一个缩影。
2017年10月7日,一位来自西安的外地游客王先生记录下青岛司机礼让斑马线的瞬间,并转发在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青岛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新风景,为居民生活更添安全与幸福。
斑马线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生命线”,也是城市的文明刻度。早在2016年,《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便已明确“驾驶车辆行经人行横道不按照规定减速或者停车让行的”等十类不文明行为,由相关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一年多来,青岛市坚持文明倡导与严格执法并举,斑马线前,机动车从争道抢行变为礼让蔚然成风。
有序乘车蔚然成风,文明出行成共识
每天早晨7时30分,在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224路南丰路公交车站,尽管护栏只有短短3米,但等候的市民依然自觉排队候车。这道排队文明乘车风景从2009年至今,已持续近9年。无论酷暑寒冬,乘客们总是如此井然有序,安静等候。如今,随着青岛市文明乘车活动的广泛开展,这一有序乘车风景不再是个例,在青岛市各个重要站点,人们开始自觉排起等候队伍,有序乘车。
2017年12月28日,青岛市在全市启动“文明乘车 从我做起”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乘车、秩序乘车、车厢让座和拒绝车窗抛物等宣传倡导活动,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和践行文明乘车规范,养成文明出行好习惯。青岛市各区市也纷纷组建起文明乘车志愿引导队伍,与公共文明引导员一起自觉维护城市交通文明。
【风俗更美】移风易俗新风扑面,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铺集镇是青岛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全部完成白事改革的镇办,而作为铺集镇第一批完成改革的14个村庄之一,在改革完成前后,陈家庄村前后有两位老人去世,虽然只是相差一个月的时间,但丧主的花费却差了4倍。各村镇都建立起自己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和居民们共同制定起乡规民约,农村风俗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青岛各区市乡镇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切实营造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氛围,让乡村更加美丽和谐。青岛各村镇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五美”乡村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乡村标准化,整体提升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美”的内涵,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尚。坚持群众评、评群众,分主题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等各类评选活动,激发了村民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活动为载体,通过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全民热心志愿服务,提升城市人情温度
过马路有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引导;路遇困难有“青岛好司机”热心帮助;经典迷路有志愿者帮忙指引;身份证遗失有热心人主动送还……在青岛,志愿服务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城市温暖,更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2014年青岛市成立全国首家志愿服务学院,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成为青岛市志愿服务建设工作的新趋势。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建设。2017年1月1日,《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更是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目前,青岛市注册志愿者目前已达1446578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更是多达12395个,形成了市、街道、社区多级志愿服务体系,覆盖了文明劝导、助老助残、社区服务、道路救援等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建立全省首个志愿服务广场,每月一主题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大集互动,集中展现志愿服务风采,让群众享受志愿服务带来的便利。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人们城市生活的新时尚,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让城市文明和谐氛围更加浓厚,让岛城的每一天都是“雷锋日”。(青岛文明网 王维峰 李雅娟 章天骄)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3月26日,山东省人社厅公布《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执行。《药品目录》规定,国家免费提供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和国家公共卫生项目涉及的抗结核病药物、抗疟药物和抗血吸虫病药...[详细]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形成了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港、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布局,成为国内唯一拥有3个超4亿吨海港的省份。对于渤海湾港口集团今后的发展,山东高速集团表示,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前完成渤海湾港的规划制订工作。[详细]
3月28日,山东公布2016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35类103项问题中,82项已完成整改,其余21项整改进度超过80%。严禁向非预算单位和未列入预算的项目出借资金,7个县清理暂付款6.38亿元,9个县收回借款4.7亿元。[详细]
根据市北区婚姻登记处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结婚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29岁和30~34岁这两个区间。[详细]
(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3月8日,南部山区西营镇叶家坡村的党员群众们聚集在村委大院里,一起分享读报心得感悟。西营镇葫芦峪村在党报党刊的影响下,村中党员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提升观念,以每个党员为圆心向周围群众传递新思想。[详细]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青岛理工大学:新增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机械工程,同时不再保留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授权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