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改扩建4所、新建3所……目前,济宁高新区7个解决大班额项目已经竣工,其余9个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16所学校建成后,将全面解决高新区城镇中小学的大班额问题,并推动高新区鲁西南国际化教育新高地的建设。
开学近两月,济宁海达行知学校的校园里,同学们已经熟悉了彼此,习惯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作为高新区16个解决大班额项目中的一个,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于6月份完成建筑施工、7月份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在9月份实现了4000多名新生顺利入学。
除了济宁海达行知学校,目前高新区已经完工的大班额项目已经达到7个,新建学校4所,改扩建3所。其中崇文学校小学部、济宁海达行知小学和济宁海达行知中学已经顺利开学。
“济东小学,仁美小学和南集小学新建、扩建教学楼均基本完工,计划明年投入使用。”济宁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教育工作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改扩建学校主要是在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多功能教学楼,在增加更多学位的同时,也可以丰富老校师生的教学资源。“拿济东小学来说,改扩建后,学校新增了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增加了5个教学班和225个学位,实验室、报告厅等教学功能室也更加齐全。”
为了解决城镇中小学的大班额问题,济宁高新区从2015年开始实施学校的新建和老校的改扩建工作。根据学校服务区的人口数、未来人口增长预期和学位需求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建学校7所、改扩建学校9所,新增办学规模482个班,新增学位22705个,增加教师1454名,全面解决高新区的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布局名校集群,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广安路北、荣昌路西,位于济宁高新区着力打造的蓼河新区,一所占地149亩的高标准学校正在建设中。目前,学校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中,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按照预定工作进度,年底将完成学校的主体建设。
“这所学校名为科技新城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后的建筑面积将达到4万多平方米。”济宁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教育工作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高新区进入蓼河新区建设新时代,蓼河新区将成为新的人气聚集地,而科技新城中学的建成,也将满足蓼河新区人员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
“学校从前期的选址、施工到建成后教学设施的配备,将全部按照省级以上规范化标准进行。”该工作人员称,虽然学校还没有建好,但高新区已经与东北师范大学就合作办学达成一致意见,师资力量充分保障。届时,该学校将与孔子国际学校、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崇文学校、附小科苑校区、附中高新区校区等学校形成名校集群,通过引进国内名校或教育团队,深化合作办学,在办学目标、管理模式、课程构建等方面进行规划指导,利用品牌共享、资源互通优势,扩大高新区优质教育覆盖面,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新区鲁西南国际化教育新高地的建设。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袁强获得工业控制项目金牌,山东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学生曲笛获得烹饪(西餐)项目优胜奖。烹饪(西餐)项目是本次世赛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共有来自中国、意大利、挪威、瑞典等43个国家的43位选手展开激烈争夺。[详细]
记者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获悉,作为第5个调水年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至2018年度供水工作19日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输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后到达山东。[详细]
今天从市环保局获悉,9月份,我市空气质量在74个重点城市排名中位列第60名,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24,比上年同期下降27.3%(指数下降意味着空气质量提升),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改善幅度双居全省第一。[详细]
记者昨天从烟台市园林处南山公园获息,一只雄性金丝猴于日前顺利抵达烟台,填补了烟台动物园无雄性金丝猴的空白。[详细]
10月20日,开幕一周的2017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简称“大艺年展”)已迎来5万余人到场参观,400件展品中,超过150件作品被预订买走。年过八旬的景老先生同样是特意从市区赶过来的,对于展出的400余幅作品他同样赞不绝口。[详细]
为了加快财富管理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10月17日,青岛市南区正式发布《青岛市市南区财富金融发展规划》(2017~2026)。规划中指出到2026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725亿元,全区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90家,全区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达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