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女儿田丽云也从事皮影表演。

吴云凤家传100多年的皮影影卷。

吴云凤在自己家中展示传统艺术皮影戏。
■开栏语
青岛是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过节都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中秋团圆节到来之前,半岛客户端、半岛V视推出系列短视频《在家在外在路上》,倾听劳动者奋斗的故事,帮他们传递对远方家人的祝愿。“那些奋斗的经历,只为追求更好的未来!”祝福所有为梦努力奔跑的人们!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实习生 孙慧睿 李欣颖
今年53岁的吴云凤是非遗文化北派皮影戏的第六代传人,祖师爷曾进过清末给皇宫表演皮影戏的戏班子。中秋是皮影艺人最忙碌的节日,今年中秋节前,吴云凤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皮影情缘。
就是喜欢不舍放下
吴云凤介绍说,皮影用驴皮制作而成,从刮皮到成品要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皮影要先用针画,再用刀刻,上色是最难的工序,因为颜料一旦着色,就立刻沁入驴皮,画错了整张皮就废了。影人的头和身子是分开的,以前皮影艺人的大箱子里,身子有两三百个,头有一千多个。
吴云凤回忆说,在她老家东北皮影戏非常盛行。小时候只知道爷爷有一箱皮影不让动,那些皮影都是上百年的珍藏。爷爷去世后,她一边擦皮鞋为生,一边想要让这些皮影重新焕发光彩。当时,吴云凤已经40岁了,精力不赶趟学得很慢,光是影人的手和脚配合走路的动作就学了两个月。用针画皮影的时候,经常一不小心就扎进指甲,有一次她的手被刻刀弄伤了,感染成疱疹一直蔓延到胳膊上。
吴云凤说,现在一张驴皮8000多元,这几年做皮影、搭戏台花了近三十万了,“就是喜欢,不舍得放下”。
担心没有后人来传承
吴云凤说,越了解皮影,越觉得这门艺术的精深。表演的技巧也有很多学问,像小鬼扒皮、变脸等表演技术都已经失传了。以前在东北老家每逢中秋节,是皮影戏班子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要赶往庙会给人们唱“愿影”,庆祝有了丰收的好年景。
吴云凤已经来青岛定居十多年了,一直在从事皮影研究。女儿和外孙受她的影响,目前也在学习皮影表演。女儿田丽云说,儿子3岁就开始学皮影戏,不会拿筷子就会拿皮影杆儿。现在他7岁了,经常自己编戏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姥姥和妈妈出去演皮影戏《三打白骨精》,他就在旁边演小松鼠。目前他是全国皮影戏最小的传承人,见过他表演的老艺人,都说他是个好苗子。
吴云凤说,她现在正在筹划把皮影和本地的茂腔结合,形成有青岛特色的皮影剧团。而最让她担心的,是皮影戏没有后人来传承。如今,吴云凤在黄岛齐鲁第一实验小学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希望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喜欢皮影、学习皮影,把这门古老的艺术继承下去。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这两年楼市升温,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在一二线城市限购的情况下,有不少资金流向省会周边的城市。另一家开发商淄博鸿泰置业也下发了涨价通知:“受新区土地成交价大幅上涨的影响,现公司对旗下所有在手项目价格做出调整。据了解,公告中提到的“竞自持租赁住房面积”在青...[详细]
11日,在燕翅山东侧的姚家西路燕翔小学附近,部分区域已经封闭,搭建起围挡准备进行道路拓宽施工,同时在燕翅山西侧的燕明路南侧,人行道的地砖全部清除,准备进行道路封闭改造施工。整条道路绕行燕翅山北侧,部分路段紧靠砚泉而建,“隐藏”在山中数十年的砚泉有望...[详细]
纪录片热播后,来到家里的游客都要尝尝杂粮煎饼,赶到饭点时刘宗安就端出家里的菜给他们就着。刘宗安、姚方英夫妇今年已分别70岁、69岁,育有一儿两女,儿子在村里也开了农家乐,女儿有时回家帮忙。[详细]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年人对“医”与“养”的需求,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衔接起来,并加以高效利用,成为解决老年人医养需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青岛以打造国际健康城市为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创新,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融合发展、全面覆盖”...[详细]
9月11日上午,“”专家淄博行项目发布对接洽谈会启动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齐盛宾馆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周世宁、周远、李砚耕、韩布兴4位院士分别与淄博市4家企业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