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药店口罩已断货 专家:防霾最好选"95"系列

2016-12-21 08:16: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肖玲玲

  

  

  □半岛记者 孟达 报道 20日,栈桥游客们在雾霾中赏景。

  

  □半岛记者 吴璟 报道 火车站东广场戴着口罩的旅客。

  

  □半岛记者 孟达 报道 20日早上,公交车上,戴着口罩的乘客。

  半岛记者 肖玲玲

  随着青岛发布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全民抗霾战已然打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街头俨然成了口罩的舞台,而不戴口罩则成了“勇敢”的代名词。“这两天口罩卖‘鼓’了。”药店店员表示,还有不少企业一买就是好几箱,“买回去发给员工。”海慈医院肺病科医生陆学超表示,普通口罩对PM2.5基本无防护作用,要认准标志再买,“推荐95系列和3M口罩,防护更专业一些。”但他坦言最好的方法还是减少外出。

  20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除了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售的防霾口罩基本分两大类,可换滤片的和带呼吸阀的口罩,其中,可换滤片的价格在三十元左右,一般带有5片滤片,口罩本身可多次清洗,“只要一周换一次滤片就行。”带呼吸阀的防霾面具有很多种类,比较贵的是3M口罩,40多元一个,且只能用一周,其他的价格在10元到20多元不等。药店店员表示,从19日开始,口罩的销量激增,“卖鼓了,一家单位一下子来拿了30个。”

  20日,记者登录天猫商城,输入“防霾口罩”检索后,发现防霾口罩月销量破万的网店有近十家,而某网店的一款“活性炭防尘防霾口罩”月销量达6.4万笔。

  11月1日,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正式实施。根据标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情况。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按照新国标分级的口罩还真不多见,多数口罩上只是标有N、KN、90、95、99等标识,不仅很多市民表示不清楚,不少药店店员也不明白。记者查询资料得知,N代表口罩采用的是美国呼吸防护用品标准,KN则是中国标准,“N和KN都是指口罩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海慈医院肺病科医生陆学超解释道,字母后面的数字越大,说明口罩的防护等级越高。如95代表过滤效果在95%以上,99代表过滤效果在99%以上。

  然而,陆学超表示,并不是过滤效果越高的口罩就越好。“因为过滤效果越高,佩戴者感到的呼吸阻力就越大,老年人和小孩子佩戴这种口罩,有时会有一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一般情况下,选择N95或KN95系列的口罩就可以了。市面上常见的3M口罩也是专业型的防霾口罩,防护效果也不错。但他也坦言,口罩只能起到一定的防霾作用,“减少外出是最好的方法。”

  链接 “雾霾”天该怎样饮食

  半岛记者 徐军

  饮食时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防御疾病的有效手段。那么,在饮食上怎样吃才能提高人体抵抗力,以减少雾霾天带来的伤害呢?市卫计委联合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健康提示中,从中医和饮食的角度,对雾霾天的饮食进行了指导。

  豆类可增强免疫力,要多吃深绿和橙黄色蔬菜。另外,常吃萝卜祛痰止咳。专家指出,白萝卜营养价值很高,更具有祛痰、止咳等功效。

  ■延伸 雾霾谣言不少,别听他们乱叨叨

  □半岛记者 王洪智

  记者发现,除了雾霾迷城,不少与雾霾相关的谣言也流传开来,让人们本就沉闷的心情,增加了几分紧张与迷茫。近年来,关于雾霾的谣言并不少见,记者多方搜索找到多条流传较广的谣言,并配以权威说法解读,以驱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

  谣言一:相关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辟谣:大鼠实验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教授表示,“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说法太夸张,对实验情况也存在误读。不管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人们都不会暴露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这是一项动物实验,不能印证到人的身上。

  谣言二:吃猪血、鸭血等动物血能除霾吸附霾,因为血浆蛋白被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可以滑肠、消毒的新物质。这种物质能渗入人体,与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发生生化反应,最后从消化道排出体外。

  辟谣:消化道和呼吸道是独立的通道,进入消化道的动物血和吸入呼吸道的粉尘没有关系。其次,动物的血浆蛋白并无特殊之处,与人血的成分大致相当,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不会产生任何具有除尘功能的新物质。

  谣言三:雾霾不散是因为“核污染”。内蒙古鄂尔多斯地下发现大规模铀煤资源,通过燃烧,煤炭中的铀进入到空气中,这是目前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辟谣: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铀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会变成粉尘;而且电厂对排放物都会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就是真的有,也应该是留在燃烧残渣里,进入空气中是很微量的。

  谣言四:高层建筑的9至11楼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这里的污染物密度最高。

  辟谣:地面排放污染物在垂直高度上混合的最大高度称为“边界层”,边界层越高混合的空间越大地表空气质量越好。从边界层的角度分析,不存在所谓的扬灰层。

  谣言五:中国雾霾已携带各种传染病菌。据称,此次雾霾产生的病菌侵害主体为12岁以下儿童,具有传染性。打针吃药能暂时维持却不治本。

  辟谣:目前来讲,没有只针对12岁以下儿童的呼吸道疾病。雾霾确实会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但主要是雾霾中含有的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阴阳离子、多环芳烃等成分,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儿童由于身体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弱,因此更容易受到雾霾的影响,产生咳嗽等症状。由于气溶胶等的存在,雾霾中的确会悬浮有一些细菌,但这不等于雾霾具有传染性。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山东继续发布霾红色预警 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event_4417_o.jpg

    今晨,山东气象台继续发布继续发布霾红色预警信号并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降为大雾黄色预警信号。19日21时30分,山东省气象台启动山东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雾、霾)预警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详细]

    12-21 08-12大众网
  • 济南雾霾爆表为何不发红警?环保部门称今起霾减轻

    置顶2.jpg

    20日,济南迎来今冬最强雾霾天气,市民出行时全副武装,戴上口罩遮挡口鼻。聊城、菏泽、济宁、泰安、莱芜、淄博6城严重污染;德州、滨州、东营、潍坊、青岛、日照、临沂、枣庄8城重度污染;烟台、威海中度污染。[详细]

    12-21 07-12齐鲁晚报
  • 欲挑战限行716辆车被拍 聊城、德州限行动真格!

    置顶1.png

    对于违反限行规定的,起初交警以教育为主。根据聊城城区多路公交车司机的反馈,限行以来,乘坐公交车的人明显增多,这些增多的乘客以往都是开车上班,限行后,改乘公交上下班。“16日刚刚限行时天很蓝,大家都以为交警光劝导不会真处罚,所以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比较多。[详细]

    12-21 07-12齐鲁晚报
  • 济南最新布局!一主一副中心、五次中心、十二地区中心!

    0019b91ecc240ee3d76010.jpg

    日前召开的济南市工作务虚会,进一步明确了济南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框架和结构。王文涛还用一个原子结构模型,阐述 “一主一副,五大次中心,十二个区域中心,加两个卫星城”的城市发展框架结构。[详细]

    12-21 08-12山东商报
  • "达人"酒后录视频诽谤交警 酒醒后警察找上门

    只因酒后一时兴起,便对着警车一顿乱拍附上漫天谣言并拍摄手机视频在朋友圈传,待酒醒后,“达人”满某某不得不为自己的诽谤行为到派出所“一坐”。12月14日晚上10点50分左右,由于路面结冰至车辆失控,一辆李沧交警的巡逻警车在滨海路附近发生单方事故,警车前头撞到了路...[详细]

    12-21 08-12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山东双"红警"多地中小学停课 专家回应热点问题

    专家介绍,冬季采暖期间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一旦气象条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1%。[详细]

    12-21 08-12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