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枪声,拉开中国全民族抗战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枪声,拉开中国全民族抗战序幕。
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助推山东民营经济发展。
四年一度的球迷节日来了,准备好了吗?一起狂欢一起high吧!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据了解,临沂冷饮品牌老大沂森食品有限公司已退出冷饮市场,本地唯一冷饮品牌昌裕食品靠低价主攻农村市场。在沂蒙路百货大楼冷柜中,伊利、蒙牛、雀巢等品牌冷饮摆在冷柜中,而临沂本地品牌昌裕雪糕难觅踪迹。
炎炎夏日,大街小巷冷饮正热卖。9日,记者发现,在市区,不管是在街头小卖店还是超市,只有蒙牛、伊利等品牌的冷饮,找不到临沂本地品牌冷饮。
据了解,临沂冷饮品牌老大沂森食品有限公司已退出冷饮市场,本地唯一冷饮品牌昌裕食品靠低价主攻农村市场。
市区难寻本土冷饮
9日,记者走访发现,在临沂市区超市内,找不到临沂本土的冷饮品牌,即使在路边的小卖部,也很难找到。“自从没有了‘娃娃头’,感觉就再也没有临沂本地冷饮了。”采访中,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沂蒙路百货大楼冷柜中,伊利、蒙牛、雀巢等品牌冷饮摆在冷柜中,而临沂本地品牌昌裕雪糕难觅踪迹。在广场附近几家超市,也是同样情况,雪糕价位一般在3元以上,很少能找到3元以下雪糕。
“从来就没有听说和销售过临沂本地雪糕。”沂蒙百货大楼销售员告诉记者,与其他品牌相比,临沂人更加喜爱伊利、蒙牛和雀巢这些大品牌雪糕。
在市区,不仅是超市,路边小卖部也被蒙牛、伊利、雀巢等品牌雪糕占据。在红旗路一家小卖部内,店主孙先生告诉记者,曾经进过一批昌裕雪糕,但销量一直不好,消费者不认可,所以今年就没有进货。
在平安路一家冷饮批发店,老板赵先生告诉记者,临沂市区冷饮主要销售伊利、蒙牛、雀巢三大品牌,市场份额占到8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美伦、娃宝、宏宝莱等本省其他地市的冷饮占据低端市场,临沂本地品牌昌裕不好卖,很久没有进货了,但在城郊和农村,销售量还是不错的。
本土品牌主攻农村
在蒙山大道一家冷饮店,记者发现冰柜中蒙牛、伊利、雀巢与昌裕、美伦、娃宝、宏宝莱等品牌被分开,数量相同。“在这里,5毛和1块钱的冷饮比较受欢迎,一些大品牌往往没有这个价位的。”老板刘女士说。
为何在市区难觅本地冷饮?记者带着疑问,联系到临沂本地品牌昌裕食品有限公司临沂地区总代理蔡学涛。蔡学涛介绍说,主要是企业的市场定位,一开始昌裕定位在低端产品,主要销售在乡镇,2010年才刚刚开辟市区市场。
据蔡学涛介绍,2013年昌裕总销售额1400万元,超过了伊利、蒙牛等品牌在临沂的销量,但70%的销量都在乡镇,城市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超市没有昌裕冷饮主要是进入超市要收进店费,本地冷饮售价较低,利润空间很小,进超市还需要投入专门的冰柜,建立销售渠道,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放弃了超市市场。
蔡学涛告诉记者,本地冷饮面临着尴尬境地,虽然昌裕有高端和低端冷饮,价格在0.5元至10元,很大程度上都是销售的低端产品,消费者并不认可高端产品。
支支招
打回忆牌提高质量
在平安路从事冷饮批发20余年的赵先生告诉记者,自从2004年“娃娃头”突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有很多人来寻找当年的“娃娃头”。伊利有一款名叫“小雪生”的雪糕,造型和味道都与“娃娃头”相同,受到大家喜爱,很多寻找“娃娃头”的市民都来购买“小雪生”。
“还是当年的味儿!”正在买雪糕的高先生说道,在学生时代,“娃娃头”是当时风靡一时的宠儿,是临沂人夏季美好回忆,虽然伊利的2元一支,但还是吃出了老品牌的怀念感情。
赵先生告诉记者,从业20余年,让他看到了临沂冷饮业发展的兴衰,在“娃娃头”退出市场之后,有不少临沂本地品牌冷饮进入市场,一味追求低价位,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让消费者失去信心。
“伊利、蒙牛等产品为何占据冷饮市场大半江山?就是坚持了产品质量。临沂本地冷饮品牌只有立足于产品质量,才能换来更多与大品牌竞争的筹码。”赵先生说。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