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枪声,拉开中国全民族抗战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枪声,拉开中国全民族抗战序幕。
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助推山东民营经济发展。
为每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搭起的梦想桥梁。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记者曾四次到我市部分危险水域进行采访和调查,并根据安全警示牌是否完善、周边环境、水位深浅、事故是否多发等因素对十处水域进行了危险等级排名。
两少年在雅鹿山宝葫芦水库岸边脱衣服准备下水游泳,他们身后就是一个醒目的警示牌。
青杨行水库北岸,无任何警示标志,更无人看管。
大警示牌下,两少年仍然脱光衣服准备下水游泳。
大众网莱芜7月10日讯 据鲁中晨刊报道,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记者曾四次到莱芜市部分危险水域进行采访和调查,并根据安全警示牌是否完善、周边环境、水位深浅、事故是否多发等因素对十处水域进行了危险等级排名。但令人担心的是,除增加了警示标语外,没有其他任何有效改进。
危险水域调查:
警示牌多了 仍无人劝阻
7月8日,上午10点,尽管还不到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但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少年在雅鹿山宝葫芦水库游泳过后坐在岸边晾晒,看到记者经过时,开始穿衣服,随后驾驶停在岸边的摩托车离去。
而在他们换衣服的地方就有一个红色醒目的标志牌,上面写着“水深危险,严禁游泳”字样,但却成了他们搭衣服的好地方。在水库附近的明显位置,市实验中学在此竖立了几面醒目的警示牌,提醒中小学生严禁下水游泳。在水库岸边的石头上有去年刷的警示标语,颜色虽然有些淡了,但依然可以看出管理方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两位中学生游泳到最后,记者没有发现有人前来劝阻,记者在青杨行水库走至水边洗脚,也没有人来提醒甚至劝阻。
如果是这样,摆在岸边或水库边上的警示牌虽然排成一排,但中小学生熟视无睹的话,那就成了一种摆设。有的标语写着“后果自负”,显然是在表明,我该做的做了,出了问题与我无关的责任推脱。
年年提醒危险
为啥你就是不听?
记者四次调查,四次登报报道,但似乎每年都有溺水事故发生。每当听说有孩子发生溺水事故,都让人感到非常的心痛!然而,在心痛之余,又有谁想过,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记者了解到,每年教育部门、学校都会针对暑期安全进行专门部署,为学生召开专题安全培训讲座,给家长一封信、邀请家长共同编制防护网等众多措施,我市部分学校还组织教师组成了义务巡逻队进行巡逻。如此频繁的讲座、安全教育、提醒家长看护等,为啥仍有事故发生呢?
我市境内河流纵横,水库、塘坝众多,特别是近年来水利设施逐步改善,水池景观、人工河等不断增加,水域安全隐患随之增加。由于我市各地公共游泳场馆建设滞后,这些“免费”区域自然成为一些游泳爱好者的“天堂”。
“纵观这些溺水事件,大部分都是当事人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所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介绍,这些野外游泳场所既没有安全保障设施,也没有安全警示提醒,最主要的是无人管理,一些人仗着“艺高人胆大”,往往放松了警惕、马失前蹄。还有部分人员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陷入危险,自救能力较差。也有一些缺乏游泳技能的青少年,不知深浅,贸然下水,往往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酿成溺水悲剧。
亟待打造“防护网”
市民建议“能否借鉴收费水库的看管方式”
一份权威调查显示,暑假期间,我省青少年发生意外死亡的原因中近八成是溺水所致,不安全的游泳行为已成为暑期青少年的“第一杀手”,这也为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
“游泳能满足人们消夏解暑和强身健体的需要,也是一种生存技能。因此因噎废食、限制或禁止野外游泳,都是不明智和不现实的做法。”游泳教练刘健告诉记者。要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打造水域安全“防护网”,推动公共游泳场所建设,最大限度避免溺亡悲剧的发生。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河流、水库等场所的监管力度,精心营造良好、安全的水域环境。针对水域面积广、地理环境复杂的现状,相关人士建议在一些群众游泳较为集中的水库、河流或湖泊设置警示标志,并完善相关设施。社会学教授高卫红介绍,围绕水库、塘坝开展隐患排查,在深水区、急流区等危险区域,最好能有专人看管,发现游泳者及时劝阻。
“警示牌虽能提醒,最好是能有人管理。”一位钓友周先生告诉记者,个人收费钓鱼的水库如果有人钓鱼,就会有人过来劝阻、收费,不管你所处的位置有多隐蔽,只要一出现在岸边,就有好几双眼睛盯着你,为啥,怕自己经济利益受损失。那能不能借鉴这种看管方式来劝阻中小学生呢?我觉得行。只要孩子一出现在危险水域,接着就有人提醒、劝阻。当然,需要政府给这部分人一定的费用,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让利益去驱动,似乎更有效。
相关链接》》》》》》
溺水后,如何自救
市民如果在游泳时遭遇意外溺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节省体力。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这样做会导致身体失衡,口鼻无法最先浮出水面进行呼吸和呼救。
如果在游泳过程中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缓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发现溺水者,如何施救
市民一旦发现溺水者,如果自己不会游泳,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如果自己熟悉水性,在救援时先观察清楚溺水者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对于溺水者,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其口腔、鼻腔中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使其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等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雅淇